福建债务报告:四地市债务率超100%,泉州最高达165%
2018-01-05 10:02
0
前言: 43号文(《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印发后,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只有发行债券和引入社会资本两种方式。对于参与地方政府项目的社会资本及金融机构而言,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中央相关部委多次指出,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但是局部地区存在风险。因此,掌握局部地区的债务情况就非常重要。但市场上关于城市债务风险的指标(主要是债务率)是缺失的。新闻报道和研究机构大多只关注省一级的债务风险,很少下沉到市一级。因此梳理市一级债务十分必要。 我们发现,从地方相关文件中可以梳理出地方债务数据并可以计算相关债务指标。本期推出福建债务报告。 一、债务风险分析 图1 福建各地市债务情况(2016年,亿)
数据来源:各地市财政局及市本级城投评级报告 备注:债务余额为政府债务余额,即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单位:亿元)。 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该指标为衡量地区债务风险的核心指标。综合财力为财政收入、转移性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及国有资本预算收入之和。本报告中设定债务率100%为安全警戒线。超过100%存在债务风险;70%-100%为预警区间,还有一定举债空间;70%以下债务风险较低。 负债率=债务余额/GDP,一般以60%为警戒线。 分析如下: 1、全省来看,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福建全省债务规模4966.3亿,债务规模居各省份第十五位。从核心指标债务率来看,其债务率为82.7%,低于100%的警戒线,居全国各省第十五位。负债率17.4%,远低于60%的警戒线。 2、福建省地市债务主要集中于泉州市,其债务规模超过1000亿,约占全省的两成。其他地市债务规模在200亿至700亿之间。 3、部分地市存在债务风险,泉州、莆田、龙岩、三明四地市的债务率超过100%。其中泉州最高达到165.7%,泉州财政局在2017年预算报告中也称,政府债务压力较大。漳州逼近100%的警戒线,宁德、南平两地市债务率在70%-100%之间,福州、厦门两市债务率低于70%。 4、9地市负债率远低于60%,其中最高者为莆田(23.4%)。 二、经济规模分析 图2、福建各地市GDP情况(2016年,亿) 城市 | GDP | 增速 | 漳州 | 3125.3 | 9.3% | 莆田 | 1823.4 | 8.9% | 福州 | 6197.8 | 8.5% | 龙岩 | 1895.7 | 8.1% | 泉州 | 6646.6 | 8.0% | 厦门 | 3784.3 | 7.9% | 三明 | 1860.8 | 7.8% | 宁德 | 1623.2 | 7.5% | 南平 | 1457.7 | 6.8% | 全省 | 28519.2 | 8.4% |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及政府工作报告 分析如下: 1.泉州的GDP规模最高,约占全省的23%。9地市GDP规模分三个批次,第一批次泉州、福州GDP高于6000亿;第二批次厦门、漳州高于3000亿;余下五地市GDP规模在一千亿-两千亿之间。 2.省会福州的首位度(省会城市GDP/非省会城市中GDP最大的城市)为93%,说明福州在省内经济版图中并非占据绝对地位。 3.2016年,福建全省经济增速为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而从省内来看,漳州高于9%,有4个地市(不含漳州)经济增速高于8%,处于较高增速阶段。 三、财政依存度分析 图3、福建各市综合财力情况(2016年,亿)
数据来源:各市预决算报告,综合财力为财政收入、转移性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及国有资本预算收入之和。因国资预算收入规模较小,计算规模时计入,但计算百分比时忽略。 分析如下: 1、福州、厦门综合财力超过1000亿,远超其他地市。 2、因为土地出让金大幅增长,2016年福州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超过50%,其占综合财力的比重超过40%。此外,厦门政府性基金占比也接近40%。 3、地市间财政依存度呈现分化,宁德、三明、南平转移支付占比超过50%,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较强;而厦门、泉州公共财政收入占比超过40%,自身造血能力较强。 四、综合判断 1、福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石化等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经济的不断增长将为综合财力持续增长提供支撑。从地市来看,有5个地市债务率低于100%,其中福州、厦门债务率低于50%,且两地GDP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不错的投资区域。 2、泉州、福州、厦门的比较颇有意思。泉州的GDP高于厦门、福州,但是其综合财力大约只有二者的一半。在泉州债务规模较高的情况下,其债务率几乎是福州、厦门的三倍。而现在泉州债务率超过100%,政府新增投融资将进一步受到制约。 3、分拆三地的综合财力来看,泉州、福州、厦门公共财政收入分别是424.0亿、598.9亿、647.9亿,泉州相差两地一两百亿。政府性基金方面,泉州、福州、厦门三地收入分别为148.8亿、615.1亿、464.1亿,泉州相差两地约500亿、300亿,使得泉州综合财力远低于福州、厦门。而这主要受楼市影响,因为政府性基金将近80%都是土地出让金。
|